第六百一十八章 搞定 超级极品的小助理! (第1/2页)
山河传媒,会客室内。
随着魏晋狮子大开口,要求入股40%的份额,气氛变得不那么融洽了。
“魏总,40%真的太多了,这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”
魏晋听着这话,有些想笑,这是怕影响运作吗?
这分明是怕威胁到几个创始人对于公司的控制权,乃至怕未来有可能被逐步蚕食,鸠占鹊巢才是。
“侯总,你想太多了,正午阳光目前就是个空壳,我对于完全掌控没有兴趣,我看好的是你们几个创始人团队。
而且你可以去资本市场打听打听,我魏晋的为人,我可以承诺,非必要情况下,不干涉公司的运营和管理”
魏晋这话并非虚言,正午阳光和小马奔腾不一样,管理方面做得还算不错,几个创始人都是踏实做事的,没必要干涉。
至于说原时空,他们在后期开展经纪业务,导致电视剧当中全都是同一批演员,影响观众观感,魏晋也提前留了个口子。
那就是必要的情况下,可以干涉!
不过他的这番话,并没有打消侯洪亮的顾虑,因为周易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。
资本家的承诺,不足信!
眼见谈判陷入僵局,陈志明开口了。
“侯总,孔导,我们入股是帮助正午阳光发展。山河传媒拥有丰富的版权库,咱们双方完全可以互补。
而且,魏总是土豆最大的个人股东,子公司山河科技也持有微博大量的股份,山河传媒在圈内人脉和影响力也都是最顶级的,这些都是资源。
除了电视剧之外,正午阳光如果在电影方面有想法的话,山河传媒也能提供极大的帮助。林玉芬导演,两位应该都不陌生吧?两位就没有想过转战大荧幕吗?”
如果说陈志明前面分析的资源,侯洪亮和孔生来之前,已经考虑得很清楚;
那最后关于转战电影圈的大饼,就真的彻底击中了他们的内心。
毕竟作为导演和制片人,又有谁愿意一直在小荧幕上打转呢?
尤其是孔生,此刻便十分的心动,因为电视剧导演和电影导演,完全是两个概念!
侯洪亮也清楚,这个条件一出,他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,否则团队或许就会散了。
于是深吸一口气,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。
“魏总,真的不插手管理和运营?”
听着这话,魏晋知道事情成了,郑重的点点头。
“对,这是我的诚意,不过我也有两个要求。”
“魏总请讲。”
“第一,这次的股权交易,我希望几位创始人能释放相同的比例。”
侯洪亮略一思索,便彻底明白了魏晋的意思。
这是不希望任何一个创始人离开,大家都拿钱持股,继续留在正午阳光。
侯洪亮内心不由得生出一丝感动,郑重的表态:
“魏总放心,正午阳光的团队,不会散。”
“好,第二个要求,如果未来继续引入新的投资方,山河传媒要保留追加投资的权利。”
“可以。”
“好,那咱们可以签合同了。”
“等等,魏总,那,《琅琊榜》的事情?”
孔生这话一出,侯洪亮都感觉有些恍惚,就这么一部看好的版权,结果就出让了40%的股权出去,有点玄幻的感觉。
“看来孔导很着急啊,呵呵.”
魏晋打趣一句之后,也不管对方的窘态,直接了当的表态:
“这部戏就按照此前侯总的想法,咱们两家五五均分,由贵方负责整个制片流程。但项目完成之后,卖片事宜,咱们得商量着来.”
提起这事儿,侯洪亮有些尴尬,但魏晋还在继续说道:
“另外,等电视台和网播收益分账之后,山河传媒会回购正午阳光手上的一半版权,后续的收益与贵方无关。”
版权收益或许在短期内影响不大,但积少成多之下,未来会给山河传媒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,这部分魏晋是一定要掌握在手里的。
“行,就听魏总的安排。”
而对于魏晋的这个方案,侯洪亮和孔生也没有意见,当即点头应下,随后又询问道:
“那以后的相关版权合作呢?”
“这个可以具体情况,具体分析。但我可以承诺,只要山河传媒没有开发计划的版权,咱们都可以商量着来,投资份额方面,我方最高不超过五成,如何?”
听着这话,侯洪亮点点头,这相当于是将主控权让给正午阳光,这样一来,公司的独立性终归是有保障的。
“好,就依魏总所言,不过这一条能否写进合作协议?”
“可以。”
魏晋颔首点头,但很快想起一件事情,“对了,我还有个要求。”
“魏总,请说。”
“所有合作的项目,最终的选角名单,山河传媒都需要过一遍。”
魏晋这话意味着什么,侯洪亮和孔生都明白,这是要干预选角,严格来说这算是插手运作。
这对于出身国企的侯洪亮两人来说,其实有些难以接受,但此刻两人却说不出拒绝的话。
因为此前的《战长沙》,可不就受到角色的牵连了?
有山河传媒把关,想来应该可以避免不少意外事件。
此外,魏晋作为大导演,应该也不会塞一些乱七八糟,不适合且没有演技的角色进来。
一念及此,两人对视一眼,点点头:“好,就从这部《琅琊榜》开始吧。我们很快就会开始选角,如果星空文化这边有合适的人选,也可以推荐。”
“好。”
事情谈妥,约好两天之后签约,侯洪亮和孔生连饭都没吃,就匆匆离开,赶回横店了。
搞定正午阳光,魏晋心情不错,陪着妻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。
期间,还欣赏了一场精彩的骂战。
说来也奇怪,冯大炮几乎每一部电影上映,都会被影评人骂。
比如当初的《大地震》,就被指责贩卖痛苦,发“国难财”。
也就去年的《一九四二》稍微好一点,骂声小一点,但也被骂了。
而这一次的《私人定制》,口碑本身呈现两极分化,骂声可就太大了。
大量影评人集体炮轰,各种否定,好似把冯大炮当成了刷声望的boss一样。
用他们的话讲,《私人订制》就是全盘复制拍摄的阉割版《甲方乙方》。
直言冯大炮为了捞钱,急功近利、粗制滥造,连脸都不要了
事实上,这话说的没错,本身冯大炮拍这部戏就是为了赚快钱,甚至电影还在拍摄期间,就卖出了八千万的广告。
此外,华艺这边眼馋山河传媒的综艺业务,还专门配合京城卫视打造了一档相关的真人秀节目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