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西湖中文 > 国潮1980 > 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

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

  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 (第2/2页)
  
  最方便的是,还得有东洋脚铃一个,踩一脚,就能随时招呼车夫停车。
  
  那想想看吧?
  
  这种手工业与工业化结合的产物,是一般人能攒出来的东西嘛。
  
  你就是去永久、凤凰、飞鸽这些自行车厂,把这些大厂的高级工程师都给提搂来。
  
  凑在一块堆儿,他们也照样做不出这样的车子来。
  
  这种拉客的人力三轮车呀,要是讲究美观,讲究舒适,讲究历史的原汁原味。
  
  那还就得找过去造车厂的老人儿才行。
  
  这样的玩意除了当年的人,可没人懂得怎么弄。
  
  可偏巧呢,罗广亮和小陶找到的孙师傅,就是当年“懋顺车厂”的铜匠。
  
  老师傅从十四岁学徒到出师,在“懋顺车厂”干了有小二十年。
  
  而且当年教他手艺的师傅,还是以前安定门“永成”的师傅。
  
  说到这,再额外提上几句。
  
  京城的铜活儿那可是金工艺术里的一个分支,在历史上相当出名。
  
  元明两代,京城的铜匠有两件最露脸的话儿,一个京西卧佛寺的卧佛,一个是明朝的宣德炉。
  
  当然,这两样,开办于清中期的“永成”是没赶上。可“永成”也不孬啊。
  
  这家山西人办的“铜作”,可是专接宫里的活儿。
  
  像近代故宫的铜门狮,颐和园的宝云阁铜亭,都有“永成”的充分参与。
  
  因此孙师傅也算是师从名门。
  
  无论铸制和打制两“功”,还是镶嵌、焊接、镀金、錾凋、花丝、着色、打磨这些技法,他学得都是京城铜作里较高的水准。
  
  到了解放后,因为手艺出色,孙师傅作为从造车厂少数直接被选拔进“金属工艺厂”的匠人。
  
  甚至他本人还有幸参与了京城五十年代的“十大建筑”之一——军事博物馆楼顶军徽的打造。
  
  】
  
  这可是当年不得了的壮举。
  
  因为别看从地面上看那军徽不大,但如果把那玩意“搬”下来看,那就大得不像话了。
  
  实际上这个军徽加上插座儿的尺寸有八米高,直径是六米。
  
  整个是用四毫米厚的铜板,分段打制成的。
  
  军徽上有许多麦粒和麦芒,得靠铜匠们用铁锤和钢錾一点一点儿敲,然后鎏金,再组装在铁架上。
  
  孙师傅他们总共几十个工匠,就凭着几十双手,把那军徽打造的精细入微,看上去如同浮凋。
  
  这在世界范围都堪称首屈一指的绝技。
  
  想想看,就这水平,孙师傅要再捡起当年造车厂的那点小活儿还算事儿嘛。
  
  这就跟张大勺想要随意做俩小凉菜儿下酒差不多一个意思。
  
  所以说,孙师傅挑头,拉着自己过去车行同事的几个老哥们,一起做出来几辆三轮车可太精致了,太讲究了。
  
  几乎完全复原了当年“懋顺车厂”最高档的车子,是一点不带走样的。
  
  尽管做这种车,费工、费时、费力。
  
  制作周期长,铜作、木匠、漆工、机械工都得用上,得好几个人合作才行。
  
  最后因为还得添置买料,买不少现成附件来组装。
  
  这样造价就高了,一辆车恐怕得耗两辆车办的价钱才够。
  
  也就是说差不多八九百块。
  
  可实打实的,真没有花钱的不是。
  
  宁卫民一看见这车的外观,俩眼珠子立马转不动了。
  
  而再等到亲身体验了一把,让小陶蹬车拉着自己转了一小圈儿回来,他就更是心花怒放了。
  
  说白了,“屁颠儿屁颠儿”这句话可太形象了。
  
  在宽阔的马路上,他人仰靠在车上,一熘烟儿似的平稳向前。
  
  车蓬子一支,就能遮着老阳儿,再被小风儿一吹,看着繁盛的街景儿,那滋味美透了。
  
  这一路更是赚足了回头率啊。
  
  尤其是到了闹市地区,不但老外碰见这车都“卡卡”拍照,就连好多老百姓还以为这是拍电影的道具呢。
  
  老有人过来搭话,问他们是哪个电影厂的,一会儿要拍什么电影。
  
  嘿,这就足以证明三轮车的吸引力啊。
  
  所以试车回来之后,宁卫民当即决定,就这么地了,就照这样做吧,先做个五十辆车再说。
  
  不是为别的,他主要考虑像孙师傅这帮老手艺人可都到岁数了。
  
  真哪天干不动了,或是不想干了,他还能到哪儿找这样的好手艺啊?
  
  说白了,过了这村儿也许就没这店儿了。
  
  要想以后不抓瞎,那现时就得多做几辆,以备不时之需啊。
  
  至于车多了,一时用不了也没事。
  
  万一哪辆车有了毛病,不也好有个替补吗?
  
  可反过来,连罗广亮带小陶,还有造车的孙师傅却无疑是被这阵势给吓着了。
  
  听宁卫民报出来要的数目,这几位下巴差点没掉地上。
  
  尤其是老师傅,他还一直以为罗广亮他们几个就是要造几辆拉拉客人,挣几个小钱呢。
  
  压根没想到他们会出手这么大,完全是铺天盖地的气势。
  
  当然了,也没人会嫌钱烫手的。
  
  老实说,这位孙师傅虽然是六级工匠,可退休的日子并不富裕。
  
  不为别的,生养的孩子忒多了。
  
  饶是老爷子上班的时候能挣八九十,可子女们的好几张嘴就把当老子的给吃穷了,这么多年就没存下钱来。
  
  退了休也一样。
  
  工资变成了百分之七十,孩子们尽管都成家了,可还得给孙子、孙女贴补,而且还不能厚此薄彼。
  
  也就是干这行的手艺人筋骨都好,老爷子的身体挺硬朗,还能外头摆个修车摊挣几个补贴家用。
  
  否则,孙师傅的健康要有点毛病,这日子就更难过了。
  
  那不妨再想想看,这样的家境。
  
  如今听宁卫民要买这么一大批车,提前先给一万块的定金,做十辆结一次账。
  
  价钱上不计较,也不强求一味的快,只要保质保量。
  
  那孙师傅是个什么心气儿?
  
  一辆车他们老哥儿几个能挣小二百呢,一个月弄十辆车就是两千啊,不比摆摊修车可强多了。
  
  而且宁卫民说日后还要长期聘请孙师傅他们,负责维修。
  
  那必然是给老师傅高兴坏了。
  
  于是孙师傅也没多犹豫,看在大团结的份儿上,就是爽快的一拍胸脯。
  
  “得嘞,你这活儿交给我,你就放心吧。我保证一定加倍精心,把每辆车都给你做漂亮了。”
  
  跟着还额外提醒了宁卫民一句。
  
  “哎,对了,小伙子。你这光花钱造车还不行,你要真想开车厂子啊,还得让人给我找块地方。我这儿啊,两辆车放着就到头了,给你做车不难,可难的是没地儿存放啊。要依我看哪,你要不差钱,最好能买个大点的地方,得足够安置下这些车才是。说实在话,你也只有集中起来,才能统一调配,方便修缮和使用。否则要是保养不善,毁了你的车可就不值当了。”
  
  这话说得肯定有道理。
  
  宁卫民立刻点头,虚心接纳。
  
  “您说的是啊,老师傅。听您的,这事儿我一定尽快办好。”
  
  跟着就和罗广亮和小陶施加压力,再度催他们买房子置地。
  
  “看见没?早就让你们买房吧,都不当回事,不买啊。这回成急茬的了。我说咱赶紧打听找房吧。而且为日后方便,离着天坛越近越好啊。对了,得挑面积大的买啊。而且一个小院估摸不行,干脆就买俩,听见没有?大不了你们一人一个。”
  
  “宁哥,咱们不是能把车搁天坛里吗?那还用买房吗?”
  
  小陶还强词夺理呢,怕是心疼手里的钱。
  
  一点也不懂得宁卫民是在替他们考虑财产保值,有多么煞费苦心。
  
  所以宁卫民简直快被他气笑了,当场就甩出了片汤话来。
  
  “你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。怎么方便怎么来是吧?真把天坛当自己家了?我都不敢这么想。那这样吧,以后你的那一份,我就划给天坛了,当成场地费。”
  
  这话一说,小陶才低头认怂。
  
  “别介啊,那我还是找房吧。”
  
  就这臭小子,还透着委屈和不情愿呢,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