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4章 赵朔此人,不会是宗室后裔吧! (第2/2页)
陆游对这个问题熟悉得很,道:“世袭五千户,统呼伦贝尔草原附近万户。蒙古人全民皆兵,也就是说,他手下有万人左右的兵马。”
“一万人,相当不少了。”辛弃疾沉吟道:“草原人口稀少,蒙古人本身的兵马,应该不超过十万。看来,这赵朔在铁木真驾前真的很受重用。”
陆游道:“那是自然。铁木真要是不看重赵朔,能把女儿嫁给他?”
辛弃疾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道:“不过,也是可惜了,赵朔太受铁木真信重了,在蒙古简直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位置。如果劝他归顺大宋,他应该不会同意。”
说到这里,辛弃疾的目光有些恍惚。
辛弃疾出生时,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。
但他受祖父辛赞教育,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、报国雪耻的志向。
后来,二十一岁时,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大宋。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,汉人不堪征调,纷纷起义反抗。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加入义军,打出了赫赫名声。后来几经辗转,来到了大宋。
不过,若是和赵朔易地而处。
金国封他为驸马,并且掌握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兵力的话。
他能否还会抛弃一切,回归宋朝吗?
辛弃疾扪心自问,自己都不太确定。
辛弃疾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问道:“赵朔的父兄,究竟是什么人?有没有向他宣讲,忠君爱国,恢复中原,报国雪耻的大义?”
陆游摇了摇头,道:“幼安贤弟你太看得起我了。我只是有意搜集赵朔的各种消息而已。他的父兄名不见经传,我连名字都不知道,更别提他们对赵朔的教育了。不过……”
“不过什么?”辛弃疾追问道。
陆游沉吟片刻,才继续道:“想来,赵家流落草原近百年,还没被草原人同化,保持着赵的姓氏,甚至有汉人血统的传言流出。想必是家学渊源,不忘我汉家先祖。”
“对了!”辛弃疾忽然心中一动,眼中闪出一丝精光,道:“你说赵家流落草原近百年,到底是多少年?一百年?九十年,还是八十年?七十年?”
“这重要吗?”
话刚说出口,陆游就意识到不对了,道:“如果是八十年左右,那就是靖康之变。我大宋宗室男女,被金人掳了无数北上……他又姓赵,他会不会就是大宋宗室之后?有可能!很有可能啊!”
说到最后,一向冷静的陆游,竟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,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辛弃疾此时反而冷静下来,淡淡地道:“你别高兴地太早。大宋宗室数十万之众,就算赵朔是宗室,这个身份也不怎么值钱,他自己也未必看重。咱们想通过这层关系,劝他归顺大宋,也没那么容易。”
陆游却急切地摇头,道:“不,不,不,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顿了顿,他下意识地往周围看了看,再次确认了没有旁人在场,才更加压低了声音道:“其实,我之前虽然没想到赵朔可能有宗室身份。但是已经决定,让第六子子布,前往蒙古,辅佐赵朔。”